我的博文
肺鳞状细胞癌
定义
一种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的表现角化或细胞间桥特征的肿瘤。
流行病学
鳞状细胞癌在男性中约占原发性肺癌的45%,而在女性中为25%。90%以上的肺鳞状细胞癌发生于吸烟者。
鳞状细胞癌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周围型肿瘤好发于老年人,病变表现早期,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文献报道这些患者与中央型肿瘤患者相比具有相同或更好的预后。
影像学
鳞状细胞癌最常表现空洞。螺旋CT与胸部X线平片相比能多检测2至4倍的肺癌患者。CT和MRI对于纵隔淋巴结图象分期的敏感度有一定限制。FDG-PET对评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均有较高的准确率。
肉眼外观
少数T1肿瘤位于支气管内并呈外生性生长:这些肿瘤的预后并不比T1N0肺鳞状细胞癌要好。
组织病理学
可见到角化和/或细胞间桥。
变异型:
鳞状细胞癌的乳头状变异型:该型包括极少发生于肺的疣状癌。
鳞状细胞癌的透明细胞变异型:鉴别诊断包括原发性大细胞癌、原发性腺癌和转移性肾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的小细胞变异型:鉴别诊断包括单纯的小细胞癌和复合性小细胞/鳞状细胞癌。与真正的小细胞癌相比,鳞状细胞癌的小细胞变异型更常表现粗糙的染色质和明显的核仁。免疫组化对鉴别无价值。
鳞状细胞癌的基底细胞样变异型:具有明显的周围核呈栅栏状排列的特征。如果缺乏鳞化表现,应分类为大细胞癌的基底细胞样变异型。
肺泡腔填充周围型:预后较好。
移行细胞癌:少见。
免疫组化
阳性 | |
阳性 | |
阳性 | |
常阳性 | |
通常阴性 | |
通常阴性 | |
转录因子E2F1 | 2/11 |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
许多体细胞突变与肺癌发生有关。3q获得在鳞癌中比腺癌常见。也有报道存在3p缺失。位于3p的FHiT和RASSF1A基因可能对肺癌发生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鳞状细胞癌。一定部位的缺失与转移潜能有关。鳞状细胞癌中普遍存在表皮生长因子过表达,约65%的腺癌和大细胞癌也可表现,但不是小细胞癌的特征。
鉴别诊断
大细胞癌:缺乏鳞状分化特征。
如存在被肿瘤包围的肺细胞可误认为是腺鳞癌。
胸腺鳞状细胞癌
在弥漫的肺泡损毁的基础上表现鳞状上皮化生伴非典型。
假血管性腺样鳞状细胞癌非常类似于血管肉瘤但是表现CK和EMA阳性,CD31、CD34和Ulex europaeus I ectin呈阴性。
预后
I期的5年生存率为70%。
表皮样癌为肺非小细胞癌,倾向于单个局部复发。
基底细胞样癌的预后比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要差。
pRb2/p130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家族成员之一,其缺失与预后差有关且可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免疫组化证实p27异常表达,FHiT、p16或p21表达缺失,或cyclinE过表达提示预后差。转录因子YB-1的核表达(不是胞质阳性)与预后差有关。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