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RAF融合基因融合谱的故事
2017年5月,《Nat Med》杂志发表一篇重量级文章,纪念MSKCC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采用MSK-IMPACT方法,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测序研究,他们对1万多名晚期癌症患者,接近300多种肿瘤进行基因二代测序,同时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注释、病理等方面的信息,其中BRAF融合39例,非小细胞肺癌占0.38%(6/1563),且均为肺腺癌,融合伙伴AGK2例(33.33%),PJA2,SND1,MRPS33和PARP12各1例(16.67%);结直肠癌占0.20%(2/978),融合伙伴CUL1和AGAP3各1例;乳腺癌0.08%(1/1237),融合伙伴为AGK;甲状腺癌占1.33%(3/226),融合伙伴为KIAA1549,SCRIB和PRKAR2B各1例;胰腺癌占1.43%(7/490),融合伙伴SND1占71.43%(5/7),GIPC2和JHDM1D各1例;前列腺癌占0.80%(5/623),融合伙伴SND1占40%(2/5),VIPR2,ZNF207和MKRN1各1例;胆囊癌占0.41%(1/242),融合伙伴为PRKAR1B;卵巢癌占0.46%(1/217),融合伙伴为MKRN1;黑色素瘤占1.71%(6/350),融合伙伴CDK5RAP2占33.34%(2/6),KIAA1549,METTL2B,NCRNA00244和PHTF2各1例;胶质瘤占0.78%(4/512),融合伙伴KIAA1549占50%(2/4), FAM131B和CCDC6各1例;生殖细胞肿瘤占0.37%(1/268),融合伙伴为MKRN1;软组织肿瘤占0.46%(2/438),融合伙伴为RBM33和OSBPL9各1例[1]。
随后在非小细胞肺癌中2017年6月ASCO年会上,Reddy等[2]通过二代捕获测序技术报道17128例非小细胞肺癌发现42例(0.25%)发生BRAF融合现象,这些患者年龄在44岁到93岁之间,中位年龄67岁,一半以上均为女性,穿刺活检原发灶和转移灶也均为1:1,组织类型大部分为腺癌76.19%(32/42),融合伙伴AGK占7.14%(3/42),TRIM24,BRAF,DOCK4和ARMC10占4.76%(2/42),其余UBN2,NUP214,TRIO,PARP12,TRIM4,PTPN13,LMO7,ZC3HAV1,EPS15,PTPN2,BIN1,BTF3L4,GHR,SND1,MKRN1,GRM8,KCND2,EYS和AP3B1各占2.38%(1/42),融合伙伴未知占30.95%(13/42);伴随基因TP53(67%),CDKN2A(31%),EGFR(29%),CDKN2B(26%),其中EGFR伴随中6例为19del,3例为L858R,1例为L861Q。
评述
BRAF是RAF基因家族成员,位于人染色体7q34,在MAPK 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中位于KRAS下游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当BRAF基因发生致癌性改变被激活时,会持续磷酸化MEK,并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及生存。BRAF基因改变最常见的为突变,特别是V600E最为著名,融合少见。笔者通过以上两篇目前最新报道开启BRAF基因融合谱的故事。
BRAF融合基因起初在甲状腺癌中报道,2005年Ciampi等[3]首次在甲状腺癌中报道存在AKAP9-BRAF融合最为一种激活MAPK信号通路的新机制,开启BRAF融合研究的新篇章,但目前研究最多见的是在胶质瘤的亚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对BRAF融合的研究,特别是KIAA1549-BRAF融合,大约70%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出现了KIAA1549和BRAF之间的融合。这种在染色体7q34获得的BRAF融合基因在他们所研究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出现的概率为65.90%(29/44)[4]。在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其他BRAF融合类型为FAM131-BRAF, SRGAP3-RAF1, RNF130-BRAF, CLCN6-BRAF, MKRN1-BRAF, GNAI1-BRAF, GTF2I-BRAF, TMEM106B-BRAF [5-8]。
在其他肿瘤,如黑色素瘤中,BRAF融合类型文献报道有AGAP3-BRAF, ZNF767-BRAF, NFIC-BRAF, TMEM178B-BRAF, DGKI-BRAF [9, 10],胰腺腺泡细胞癌中存在SND1-BRAF融合[11],软组织肿瘤中存在TOM1L2-BRAF融合[12],甲状腺癌中AKAP9-BRAF, AGK-BRAF, OSBPL9-BRAF 融合[3, 13, 14],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有PACSIN2-BRAF [15]。
BRAF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肺腺癌中,作为少见的融合基因,可能是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一个机制之一,患者入组BRAF抑制剂和MEKi抑制剂临床研究可能从中获益,二代测序技术发现和应用有着巨大的前景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重视。
作者:许春伟 王文娴 宋勇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