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肠道息肉样病变——结肠黏膜赘生物

2013-03-20 11:05 阅读(773) 评论(0) 分类:专业

 

例1:男,45岁,因肠镜发现结肠腺瘤和多发性息肉行部分结肠切除,巨检见一枚直径0.8cm的隆起肿块和14条2-2.5cm,直径0.2cm的息肉样物,分别取材;例2:女,53岁,肠镜见结肠上孤立的一枚长息肉,长2cm,直径0.2cm,完全套切送活检。

病理检查  长息肉样组织制片后,切片肉眼可见一条组织,表面平整,无乳头及绒毛;镜下见组织中央为黏膜肌层及疏松结缔组织,被覆上皮与正常肠黏膜完全相同,非常类似把正常肠黏膜组织取材后反折。组织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血管有轻度扩张。

病理诊断:结肠黏膜赘生物

讨论  结肠黏膜赘生物是临床很少见的病变,在WHO肠道肿瘤旧版和新版分类中均未提到,在主要外科病理学的专著中也未发现。据作者所见,主要见于结肠,可能整个下消化道都能发生。大体呈息肉样,较长,约1~3cm,直径约0.2~0.3cm,无明显纤细的蒂,上下直径相当,单发或多发,或伴其它病变,如腺瘤或其它各种性质息肉。但在镜下的形态学特点却与任何息肉的特点不同:赘生物的表面覆盖上皮是完全正常的肠上皮,与周围的肠黏膜完全相同,上皮极性、结构层次均正常,无任何异型性,腺体也不增生,但是可能由于细长与肠腔内摩擦的关系,可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但组织特点与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P-J息肉等常见类型和腺瘤等病变完全不同。其组织结构模式,与输尿管或尿道的瓣膜病非常类似,所以我们认为赘生物可能是先天畸形,由于黏膜肌局部松弛等因素,而使局部肠黏膜脱垂,由于肠腔比较宽大,牵拉或挤压的因素而逐渐变长。由于赘生物较长,可能会出现局部出血等并发症。

由于此病变既不属于息肉,更不是肿瘤,局部套切治疗应该足够。但由于部分病人与腺瘤同时发生,是否会转化为腺瘤尚不得而知。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