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意识形态的拐点之举案齐眉
因为去年杨笠一个对当代男性的"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的评论段子引发的女权主义在中国继"me too"之后的又一个浪潮,甚至2020可以视为中国当代女性所谓"打拳"运动的元年,这个21世纪20年代新中国女性的平权运动一定会被记入历史——中国女性不在只是在官样文章里描述的"半边天"的形象,而是在实际上,在生活中全面成为社会力量中快速达到和超过男性成为社会的主流力量,除了政治的核心权力区——这部分表面上仍旧是由7个老男人共同执掌。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作为《意识形态的拐点》系列的第一篇,我就想围绕女性平权的趋势来重新回顾一下该成语的出处故事,并对其与当代语境下该词已发生改变后代表的意思的变迁做一个对比和讨论,让我们细看这个变化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拐点究竟从什么时候产生的。
举案齐眉典出《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故事原义其实传达出的是个男尊女卑,不悖纲常的典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标准的丈夫对妻子PUA的极端案例,并被所谓当时的封建礼教思想作为压制女性自主意识,让女性恪守三纲五常道德约束的洗脑故事。这种成语元意思的表达与如今"举案齐眉"表达的意思完全是南辕北辙,那作为男女权利平等的"举案齐眉"是什么时候,又是被谁把意思给转过来的呢?
从《辞海》中考得将"举案齐眉"与"相敬如宾"并列描绘夫妻相敬相爱的最早引用见于南宋词人张孝祥作词《虞美人赠卢坚叔》:
卢敖夫归骖鸾侣。相敬如宾主。森然兰玉满尊前。举案齐眉乐事、看年年。
我家白发双垂雪。已是经年别。今宵归梦楚江滨。也学君家儿子、寿吾亲。
可见相敬如宾也是被篡改了本意的,我们现代人理解的相敬如宾,是夫妻相互敬为宾主,而在彼时纲常里妻对夫应当以主人侍奉宾客一样殷勤。而"相敬如宾"则出自:
《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臼季(编者注,即晋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我们看到这个故事里也是在描绘在夫妻生活状态中,妻的动作是跪着送饭给夫君的,所以相待如宾或相敬如宾不是个相互的意思,而是妻对夫的单方向尊敬和仰视的,这就同举案齐眉是并列就是古人理解正确的夫妻关系的标准范式了,在那个儒家纲常为最主流的意识形态时代,这种理解就是古人当时认为最合乎理想化的夫妻关系,除此之外我们现在所推崇的男女平等思想推导出的夫妻相敬相爱的关系反倒是违反纲常,大逆不道的了。所以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学问家们为了给中国历史上自古就尊重妇女,男女平等找到注解,就强行附会了"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但意思已经与成语的元意思背道而驰了,这个意识形态的拐点,是在学问家在给古文作现代文解释时出现的——即把成语中原本单向的动作解释为相向的动作,其中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语言上的断代性的,强行转向似的解释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或许还是无伤大雅的误会,但如果是攸关家国大义的领域,那恐怕就贻祸后世,其罪当诛了。我们下回分解......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