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再见301 再见北京
时隔数年,我又来到了阔别已久的京城,陆陆续续地来过几次,每次都是国庆节,大概只是想感受一下节日的气氛吧。
这次的北京之行,没有游行的目的,只有学习的计划。中午10:00出发,经过12小时的旅途辗转,到达预定的酒店已近深夜。第二天早早地来到301医院,办完手续后就开始熟悉地形了,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临近中午,还是找不见附近吃饭的地方。地摊上有家拉面,索性就坐在旁边“狠狠”地吃了一顿,尽管旁边就是臭臭的下水管道。吃完饭,心里酸酸的,不是醋的味道,是“心酸”,我在思考,不知道已届不惑的自己跨出这一步究竟能有多大的意义?
从第三天开始,我就上足了辐条,早晨六点起床,然后经过步行、公交及地铁的移动,即使是跑步着前进,到科里也已是7点了。清晨上班前的这段时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你可以选择读书、阅片、查阅文献等等,这里的近百万例的病例资源可以任你浏览,只要你有时间,只要你有耐心。早晨六点起床,中午加班,晚上阅片,搭乘最后一班地铁,近12点回到寝室,从我到科的第一天就形成了规律。
进科后教学秘书郭爱桃主任问我,你是高级职称,可以观摩,也可以参与值班,从一线做起,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与值班。就这样我脚踏实地从取材开始了我的进修时光。很多家里少见的标本在这里已是司空见惯,严格的按照取材规范进行操作,有时候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可每每经过自己“精雕细琢”的切片呈现在自己显微镜下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由于是二线、三线轮流排班,所以你可以接受到每一个专科教授的赐教。譬如头颈部、软组织专家石怀银主任,妇科专家刘爱军主任,神经系统专家桂秋萍主任,骨组织专家王殿军主任等等,在这里,只要你勤学好问,你就能“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好多老师以前也做客过华夏网,作为网站的管理员,我也就更容易地接近了老师们。每一次严格的教诲,每一个和蔼的笑颜,让我一生都难以遗忘。
短暂的三个月转瞬即逝,在这三个月里,我只到过一次天安门。金秋十月,我错过了香山红叶,寒冬腊月,我错过了长城眺雪,但是我脑海里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病理图片,心里也记下了很多良师益友。再见301,再见北京!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