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医生最反感的四类患者,蓝瘦香菇……
来源:医脉通
良好的医患沟通,和谐的医患互动,不仅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更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然而,偏偏有些病人的看病行为着实让医生无奈,甚至让医生反感,下面让我们看看这几大典型的类型——
趾高气扬型——这就是命令!
“谁是刘医生?”
一句泼辣的中老年女性的声音从办公室门口传来。我顺着声音瞅过去,只见一臃肿富态样的中老年妇女正用她那犀利的眼神巡视她的目标。我心里嘀咕着,莫非又是一位难伺候的主?
“您好,我就是,请问您是?”我走上门前。
“你是实习生吧!”她那双扫描仪一样的眼神,上下打量了一番,不屑的说。
“这里没有实习生。”我压住内心无名之火。
“我是你们某领导的熟人,去把你主任叫过来,给我上最好的药物和治疗。”
像这种类型的患者,典型的领导级人物,不管时间、场合,习惯了“一声令下三军随”的优越感,要求医务人员如她手下般完美无瑕、事无具细、面面俱到,一旦医疗行为不满意,很容易情绪化处理问题。跟这类患者相处,我们不单单要用“洪荒之力”来镇住“来势凶猛”的气场,更需要用专业知识来跟患者平心交流,指导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效果。若处理不了,及时报告上级。
道听途说型——不能直接手术么?
“医生,我眼睛看东西模糊,你赶紧给我安排做手术”
“您先别急,我先看看是哪儿出了毛病。”
“医生,不用了,我就是白内障,电视里说做个手术就看东西不模糊了”。
“这个需要做一些检查才确诊。”
“不能直接手术么?还要做检查啊,我们村好几个老伴都像我这样,最终都是白内障。”
针对这类患者,门诊屡见不鲜,主要是随着医疗知识普及,以及群众对健康保健的重视,患者可以通过各种不正规渠道获取诊疗信息来进行自我诊断,从而拒绝医生给出的诊疗计划,甚至怀疑医生的诊断与建议。
我认为,比较就医从逻辑上讲就是不成立的,简单的症状相似性并不能建立疾病之间的可比性。从根本上讲也不符合科学原则。前提就是科学的专业信息和医疗技能获取。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患者需要耐心配合医生完成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再决定下一步治疗决策。而那些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也只能在理性的思维下去消化,这样才能打破医患之间的知识壁垒,才能更进一步的明确诊断。
期望过高型——我要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一位三十来岁的老师前来咨询近视眼手术,她再三强调,如果做了近视眼矫正手术,一定要恢复到1.0。而且,手术远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对于此类患者,他们需要的是“零风险”,我们要做的是详细解释诊疗计划,告知患者通过治疗后可能达到的最佳康复程度和最坏的结果;而且鼓励患者查阅该疾病的相关资料,提高对现有医疗水平的认识,这样更有利于我们跟患者沟通,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依从性差型——我要吸纯氧!
一位白内障术后的老大爷,因病情需要,需要持续性低流量吸氧2L/min,大爷看到庞大的氧气罐,问道——
“妹子,你们这氧气怎么算钱的”
“老爷爷,氧气是按时间算的”
“那你为什么不给我最大流量吸氧,我这可花了钱的”
“氧气的流量大小,是根据您病情来的。”
我解释了半天,看老爷子微微点头,似乎接受了的建议。
过了半小时,大爷那边铃声一阵急呼:“快来医生,我不舒服,很不舒服!”我从办公室,飞一般赶到病房。一看氧气流量,有种“石化”的冲动。
“谁让您调大氧气流量的。”我提高了分贝。
“反正按时间收钱,我凭什么不吸多点,你这氧气不纯,给我来纯氧,医院真黑心!”老爷子自顾自的嘀咕着。
对于这类“不听话”患者,不论住院部还是门诊,比比皆是,医生开的药,不吃;医生要求住院,不住;医生要求输液,不输。他们往往是一些受过教育,但又没有专业医学知识,还抱着一丝丝侥幸心理的人。因此,若想提高“遵医率”,就得有“好顺从”,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强调遵从医嘱以及规律用药的重要性,详细解释不规律治疗的并发症及其严重后果,让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病情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增加医患互信,营造和谐医患关系。
其实,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利益共同体,没有本质上的冲突,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提供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医患沟通技巧。
面对“难缠”的患者,我们只能花一点心思。毕竟,大多数患者还是非常听话的……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