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读博士:出国还是留在国内?
来源:王立铭/知识分子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何江是出国攻读博士群体的一个代表。摄影:邹思睿
编者按:
毕业季即将到来,许多年轻学子最关心的莫过于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铭将为读者撰写一系列与职业选择和发展有关的文章。
王立铭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加州理工大学,拥有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他还曾任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曾在波士顿咨询公司。作者将从自己不同寻常的职业经历出发,分享关于职业发展的个人观察与建议。
上篇写了要不要读博士,我的核心想法是,读博士的出发点是为了科学研究的职业发展。考虑是不是读博士,应该考虑三个要素:有没有对未知科学问题的兴趣;有没有面对不确定性的心理准备;是不是至少不排斥动手实验。接下来这篇,我们来聊聊到底在哪里读博士。我还是要先声明,这篇文章更多的还是出于我对生物学研究的理解和感受。推广到其他学科,包括其他基础科学学科的时候,要小心才好。
必须得说,如果倒退十年二十年,出国读博是还是留在国内读博士这个选择,至少对于生物学来说,对于很多基础研究门类来说, 几乎可以说是个伪命题。因为那个时候,如果一个学生希望继续学术研究,计划读一个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时候出国读书都会是他/她的首选。换句话说,这里面没有什么“选择”好做——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当时留在国内读博士的那批人后来就没有在学术研究中大放异彩的机会了。我只是说,当年的一个学生如果面临出国或留在国内读博士的选择的话,前者几乎是默认的选项。
而情况在过去十几年里慢慢地发生变化——国内开始出现第一流的研究工作,出现能持续地产生一流研究成果的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也慢慢地开始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在国内读博士。到今天,出国读博和国内读博终于成为一个可以好好探讨一下利弊得失的选择题了。
为什么出国读博曾经是默认选项?
我相信看到这里,会有一些读者开始嘀咕:我觉得即便是现在,出国读博也是默认的选项好不好?国内怎么可能有真正做研究的机会?因此为了说明我的观点,首先我想说说为什么和留在国内读博士相比,出国曾经是显而易见的选择。
首先说研究本身。不能不承认,尽管中国的生物学研究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早在民国时期,陈克恢提纯麻黄碱、林可胜对镇痛机理的研究就已经是世界一流的学术成就;在1949年建国后中国生物学家也持续不断地在药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方面有世界级的研究成果出现——但是必须承认,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中国绝大多数研究机构的研究水平是非常落后的。有句玩笑经常在圈子里流传,大意就是二十年前能发一篇JBC(《生物化学杂志》)就可以当院士,十年前发一篇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也差不多能当院士。大家当然不一定能直接估计出JBC或者PNAS杂志的水平,单纯用论文发表的杂志来判断科学研究的价值也非常片面,但是我们可以做这样简单的数字比较:两本杂志的年度发文量都在3000-4000篇以上,和美国每年生产生物学博士的数目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也难怪大家开玩笑的时候会说,十年或者二十年前,中国顶级科学家(院士)的研究水平也就是美国一个普通博士的毕业水准。
除了研究水平的巨大差距之外,研究生培养系统的差异也非常显着。长久以来,国内的研究生教育遵循的是苏联式的体系,体现的是国家自上而下集中管理教育的思路。尽管这样的系统也仍旧培养出大量的顶尖人才,但是如果和英美的系统相比,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至少在几个方面就显得过于死板僵化,特别是过于忽视了学生的利益。
比如说,硕士和博士的学制分开,而且培养年限规定得非常死板,研究做得再顺利也不能提前毕业,做的不顺利也必须得到时间走人。再比如说,大多数时候学生-导师之间不存在什么选择机制,有点像一考定情的拉郎配。不管学生多不满意导师,或者导师多么厌恶这个学生,都不得不彼此凑合着过到毕业再说。
最后还有一条对学生培养非常不利的:当时国内的教职设置,也是模仿苏联体系的讲师-副教授-教授晋升系统,而只有最高级的教授中的一小部分是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也就是所谓博导)。因此一个实验室或者一个科研组内往往还有自己的一套金字塔系统:塔尖是一位博导,塔腰是年资较低、等待晋升的讲师和副教授们,而塔底是大量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如此一来,攻读博士的研究生们一方面很难真正从自己名义上的导师那里得到什么研究方面的具体指导,另一方面又必须学会在这种金字塔层级中学习技术、获得资源、发表论文,如此一来效率可想而知。读者们可能在媒体上时不时会看到学生变成导师的廉价打工仔啊,学生抱怨几年都见不到老师的身影啊,其实就是这种金字塔系统的副产品。
而除了研究水平和培养体系之外,生活方面的问题也不得不说说。我现在还记得,大学时候在一个实验室里学习做实验,带我的一个博士生告诉我,他每个月的津贴是380块——这个数字就算是在十年前,也不够让他每顿在食堂买饭的时候都能叫个荤菜。长久以来,国内的研究生们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四人到八人一间的宿舍容身,早中晚都在食堂草草解决,其他时间呆在实验室里努力工作。还记得七八年前有一次回国访问,和中科院上海某个研究所的朋友聊天,他的实验室距离著名的徐家汇商业区非常近,我开玩笑问他,学生们会不会时不时去那里逛个街吃个饭啥的?他也开玩笑告诉我,不会,因为他们根本没时间也没钱!
而相比之下呢,尽管出国读书的学生们的奖学金也并没有高得惊世骇俗,但是一般而言让他们租一间带有独立卫生间的公寓,买一辆开了几万英里的二手车,周末呼朋引伴吃顿好的,闲来看看电影旅个游总是没有什么压力。换句话说,留在国内读博士,收获的只能是“研究”本身,而出国读博士除了研究还有一段丰富的“生活”可以体验。要知道,读博士毕竟意味着要为一项漫长艰苦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付出五到七年的青春岁月,要是工作之余完全丢掉了生活,确实也是件挺可惜的事情。
研究水平,培养系统,生活方式,这三条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国读博士是大多数学生的首选。 鉴于在今天,这三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留在国内读博士,已经是一种足够有诱惑力的选择了。
国内读博士,今天是什么样?
过去20年间中国综合实力呈指数级发展。就在一代人的时间内,许多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在发生改变,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地重构,许多看起来一成不变的经验也在被改写或淘汰。其中,就包括该在哪里读博士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在今天,出国读书还是国内读书,已经成了每个有学术研究追求的年轻人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慎重考虑的问题。
我还是按照上面的顺序来做点分析。
先说研究水平。至少在国内一流的学术机构内,研究水平的提升是质的飞跃。单以发表论文的杂志来衡量,如果说当年一篇中档论文就可以妥妥地评上院士,那么到今天这样的发表水平在国内一流学术机构中也成了博士毕业生的“标配”。
著名的华裔生物学家吴瑞先生在2004年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我一直印象很深刻。他估计当年中国国内,能够在十年时间内发表一篇影响因子为5以上论文的实验室不过500个(相比之下当时的美国有超过40000个)。
仅仅十来年之后,我相信中国国内符合吴先生标准的实验室可能会有一个数量级的提升——仅仅是我所在的浙江大学,2015年一年满足该标准的学术论文就有上百篇。
在著名的《自然》杂志近期发布的分析中,中国的科研投入、科学家数量和科研产出都开始接近世界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重新开始出现在国内的研究机构里:施一公的RNA 剪接体(RNA spliceosome)结构,薛其坤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潘建伟的量子纠缠和量子通信,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都说得上各自领域里里程碑式的工作。
就我自己而言,2004年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做本科毕业论文,也让我第一次接触到新鲜火热的一流的生物学研究。而即便是之后出国,在世界级名校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研究,我也并没有感觉到NIBS和这些名校在研究水平方面有实质性的差别。而这其实是吸引我回国做研究的原因之一:既然我的前辈们已经可以在国内做很好的研究,那我又有什么道理做不到呢?
而学生培养制度也在“进化”之中。实验室PI制(不再有金字塔结构,每个导师都是实验室唯一和独立的负责人),直博生(本科毕业生跳过硕士直接开始读博士),实验室轮转(确定导师之前,在几个不同的实验室里先尝试短期研究),研究生论文委员会,研究生定期的进展汇报和反馈,研究生弹性学制等等也开始出现在国内的研究机构中。
在我看来,对于到底在哪里读博士的选择来说,这是比研究水平提升更为重要的进化。因为这意味着研究生的角色从被扭曲的“导师廉价劳动力”或“单纯追求一个学位”,重新开始回到被用心培养、被期待独立开展研究的初级科学研究者的身份上去。
讲点个人经历吧,2004年的暑假,我到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去做暑期研究,听实验室的研究生师兄给我讲了神经所的很多故事。他们的所长蒲慕明先生推行了许多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举措:每个学生确定导师之前需要在三个不同的实验室轮转;学生每年有面向全所的进展汇报;学生除了自己的导师,还有一个论文委员会提供实时的指导和帮助;等等等等。回头来看,其实蒲先生当时所做的,无非是把在美国大学里行之有效的培养系统复制到国内研究机构中,而这些举措的成效非常显着深远——神经所毕业的博士在国内外顶级研究机构中任教并做出杰出研究的比比皆是。到今天,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国内机构开始模仿这一套研究生培养系统(包括我所在的浙大生研院)。
然而,不得不遗憾地说,和上述进步相比,研究生生活方面的进步要小一些。2008年,杜克大学王小凡教授和饶毅、施一公三位学者一起上书温家宝总理,呼吁提高研究生待遇。此后国内研究生的津贴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不少国内一流的生物学研究机构,研究生每月可以拿到两千到五千块的薪水,至少不需要像我当年遇到的那位师兄一样为食堂点个荤菜发愁了。攒点钱到假期和朋友亲人出去玩几天、用自己的工资买个iPhone、买个电动车代步估计也不会太困难。但是想要买辆车、租个房、能自己做个饭,这个短期内可能还实现不了。不过这也是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所决定。毕竟,考虑到国内的人均收入、社会组织、城市建设等实际情况,想让研究生们都开车上下班,自己租公寓,可能还是有点太理想主义吧。
所以,过去十到二十年里,国内研究机构不管从学术水平,培养系统还是对生活的支持,都比之前有了显着的提升。因此,现在,留在国内读研究生至少已经成了一个可以和到国外读书相提并论,值得每个人根据自身条件慎重考虑的选择了。换句话说,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国内读博士,可能会是明显优于出国读博士的选择。
国内科学研究的水平存在着严重的地区间、机构间、甚至是导师间的不平衡。就说生物学吧,如果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上海神经所、北大清华联合中心的研究水平已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话,国内还有众多的研究机构还在做落后于时代的低水平研究。尽管不少机构已经普及了实验室轮转和论文委员会制度,并且得到师生发自内心的支持,我还是要承认在更多的地方想要推行这样的制度困难重重。而研究生津贴的数字,不同的研究机构之间可能也差别甚巨。这并不奇怪,在一个日夜不停飞速发展的国家里总是会出现这种脱节和撕裂。而想要真正提升国内的科学研究水平,让中国有足以和其大国地位相称的科学产出,在科学水平、培养系统和生活支持方面,我们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
对“我”来说,到底怎么选?
好,你应该已经不怀疑出国读博还是国内读博是一个没有默认答案、值得你好好思考的问题了。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我好像还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建议。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真的很难啊。
其实我自己就是典型的不知道怎么选的例子。2005年本科毕业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决定了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读博士——饶毅是我的导师。但是后来阴差阳错,因为某些原因我又选择了出国读书,在加州理工学院拿了博士学位。现在回头看,我自己的分析是,不管当时留在国内,还是出国读书,应该都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说白了,这也是我为什么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还是试图从我的经验出发,给出几条有操作性的建议。
如果要出国读书,往往需要你做许多额外的准备工作:考托福、雅思、GRE,准备各种推荐信,准备英文的个人陈述(PS),联系学校,面试,签证,收拾行李准备出国……那么,你是否愿意仅仅为了出国读书,做这些额外的工作?
老实说,我自己是不愿意的。我当时的想法很直接:我很喜欢做研究,这件事我很清楚。但是如果说非要出国去做研究,我得大学四年吭哧吭哧念书,让自己的GPA和排名别太低;还得花时间去背单词,考一个满意的英语成绩;然后还不一定能去第一流的研究机构。与其如此,那我为什么不干脆早点开始做研究,在国内做第一流的研究呢。毕竟,我在国内几个地方做本科生研究的时候已经能感觉到,其实国内也已经可以做第一流的科学研究了。我自己的做法是,我把同学们用来背单词考英语拼GPA的时间,基本上都拿来做实验了,因此在同学们收获了好多国外高校的offer的时候,我收获的是几年的研究经验,和对于怎么做研究的一点小小心得。我必须大言不惭地承认,这些收获对于我之后的研究,有着难以衡量的巨大帮助。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为了做B而不得不准备A,那么为什么不干脆放弃A而去做B?
抛开为出国读书做的额外准备不谈,我个人的感觉是,国内外实验室内的研究风格也有区别。一个意义重大的区别是,因为国内实验室普遍没有博士后和固定的研究人员,因此研究生是真正的研究核心。当然每个实验室都会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但是至少就我看到的,大多数美国实验室里博士后才是研究主力。他们往往在做着实验室最核心、最难、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而对于实验室里的研究生而言,则有那么点被“保护”的意思:导师们往往默认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有限,职业发展方向又不明确,那么就让他们轻轻松松做点研究,按时毕业也就是了。而在国内,因为一般而言很难招到合格的博后或者固定研究人员,研究生就成了研究的主力。
这个区别对于你的意义就是:如果留在国内的好实验室,你有可能在研究生涯的初期,就开始承担艰难然而意义重大的研究项目;在国外,你可能会有一个更轻松、更受导师保护的研究生生涯。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下面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选择学术研究为职业,你注定要走一条艰难、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在国内,你可能会更早一点接触到科学研究的核心和困难(当然也是美妙)之处,也许可以帮你更早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愿意走上这条光荣的荆棘路。
最后我要说的还是生活的比较。从上面的讨论里大家已经能看到,国内外研究生的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在国内,你仍然保持着大学生的基本生活状态:寝室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不需要操心衣食住行,不太关心学校之外的世界。而在国外,你过得就更像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需要自己操心住哪里吃什么,需要管好自己的钱,需要打理好自己实验室外的生活。
哪种生活方式更对你的胃口呢?我必须承认,国外读书生活的几年,对我自己意义非凡。我就是这样磕磕绊绊的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洗衣服打扫房间,学会买菜做饭,学会开party交朋友,学会管钱甚至小小地投资一把。我也在研究生期间和初恋爱人结婚生娃,成了超级奶爸。要知道,出国前在家我可是那种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起来的。
其实我觉得,出国和国内读博的最大差别不是做研究本身,而是做研究时的生活方式。我也因此想提醒决定在国内读博的孩子们,研究很重要,学位和论文很重要,但是别忘了你首先是个青年人。在读书之余,要开始学会生活,学着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实验之余,也要有时间交朋友,有时间休闲娱乐,有时间想想自己到底想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尽管你可能不会像你国外的博士生朋友们玩得那么high,但是你仍然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做做实习,交交朋友,读读新闻,长长见识,好好想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要知道,人生不过百年,读博的几年,正是最无忧无虑无惧无畏的年月,千万不要浪费哦。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