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基础复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015-12-20 09:27  阅读(294)  评论(0)  分类:专业

第一节 充血

()动脉性充血

1.概念  动脉血流量增多致使局部组织、器官血液含量增多,血流加速。简称充血。

2.原因  神经体液因素引起细动脉扩张。例如,生理性充血;②炎性充血;③减压后充血等。

3.病变  组织、器官稍增大,鲜红,温度升高,代谢增强,功能增进。镜下:动脉扩张,充满血液。

()静脉性充血

1.概念  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致组织、器官血液含量增多,血流缓慢。简称淤血。

2.原因  静脉受压;②静脉阻塞;③静脉瓣功能不全;④心力衰竭等。

3.病变  局部组织肿胀、增大,紫红色,温度降低,功能减弱。镜下: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血液。

4.意义(后果)   淤血性水肿(例如左心衰竭时的肺水肿);②漏出性出血(例如左心衰竭时的肺出血,可形成“心力衰竭细胞”);③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例如慢性右心衰竭时的“槟榔肝”);④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例如慢性左心衰竭时的肺“褐色硬化”,慢性右心衰竭时的淤血性肝硬化);⑤静脉曲张和侧支循环开放,可继发破裂出血(例如肝硬化时的食管静脉曲张);⑥促进血栓形成;⑦炎性淤血:促进渗出。

 

第二节 血栓形成

1.概念  活体心、血管腔内,血液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2.部位  心腔;②心瓣膜;③动脉;④静脉(好发部位,最常发生于下肢静脉);⑤毛细血管。

3.条件和机制

心、血管内膜的损伤:①使内皮细胞合成、分泌抗凝血因子的功能丧失;②使内皮下胶原暴露,激活外源性凝血机制。

血流状态改变:①血流缓慢,致血液轴流分散,血小板与内皮解除;②涡流形成,致局部血小板聚积、凝血因子浓度升高。

血液凝固性增加。见于:①大手术、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产后大出血等;②某些恶性肿瘤细胞释放凝血因子(Trousseau综合征);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④口服避孕药;⑤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硬化、吸烟、肥胖、妊娠高血压等;⑥高球蛋白血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等);⑦遗传性高血凝状态。

4.形成过程  血小板黏集成堆,形成血栓头部(白色血栓);②血小板继续黏集形成小梁,其间纤维素网罗红细胞(混合血栓);③血管阻塞,血液凝固(红色血栓)。透明血栓主要由纤维素构成,见于DIC时微循环血管内。

5.类型

白色血栓:由血液析出的血小板堆积而成,构成血栓头部。

红色血栓:全血凝固形成的血栓,构成血栓尾部。

混合血栓:由白色血栓与红色血栓交错混成,构成血栓体部。

透明血栓:微循环小血管内的纤维素性血栓,见于DIC

赘生物:位于心瓣膜上的血栓。

附壁血栓:位于心内膜、大血管(最常为动脉)内膜上的血栓,未将心腔、血管腔填塞。

球形血栓:位于心房内巨大血栓,球形或近于球形。

6.结局  血栓软化、溶解和吸收;②机化和再通;③钙化(例如静脉石);④脱落形成血栓性栓子,可致血栓性栓塞。

7.对机体的影响   止血作用(堵塞血管破裂口);②阻塞血管(动脉断流致梗死、坏疽,静脉断流致局部重度淤血、水肿);③血栓性栓塞;④心瓣膜变形(致心瓣膜病);⑤出血和休克(DIC时广泛微血栓形成所致消耗性低血凝状态)

 

第三节  栓塞

1.概念  循环于血液中的异常物质阻塞血管的现象。阻塞血管的物质称为栓子。

2.栓子的运行途径

一般随血流方向运行:①体循环静脉系统内栓子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②体循环动脉系统(左心、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内栓子→全身脏器动脉栓塞;门静脉系统内栓子→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

异常途径:①交叉性栓塞:体循环静脉系统或右心内栓子通过心脏房、室间隔缺损进入左心,栓塞相应动脉;②逆行栓塞:下腔静脉内栓子在胸、腹压骤然增加时,逆行栓塞其所属分支。

3.类型和后果(对机体的影响)

血栓栓塞

1)肺动脉栓塞:栓子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①栓子较小时,一般不造成严重后果;若栓塞前有严重肺淤血(使侧支循环不能建立),则造成肺出血性梗死;②栓子大(栓塞了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或大量栓子(广泛栓塞于肺动脉分支),引起猝死;③大量细小栓子的多次栓塞,可致肺纤维化,引发慢性肺心病。

2)体循环动脉栓塞:栓子来自左心或大动脉。①栓塞于全身各处,造成梗死或败血行梗死(栓子内含化脓菌时);②小栓子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

脂肪栓塞:脂肪滴进入血流,阻塞小血管或微循环。①见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挫伤或重症脂肪肝破裂等;②少量脂肪栓塞,可无症状;③严重脂肪栓塞,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水肿或血管周围点状出血。

气体栓塞

1)多量气体进入血循环,或溶解于血液的气体迅速游离析出造成的栓塞。

2)见于:①分娩或人工流产;②手术或外伤所致大静脉裂伤;③静脉输液时注气入血;④减压病:人体周围压力迅速降低,血液中气体游离析出。

3)后果:①少量气体进入血流致肺动脉小分支栓塞,可无症状;②少量气体栓塞于脑内小动脉,致抽搐、昏迷;③大量(100ml)气体进入血流会致急性右心衰竭、猝死。

羊水栓塞:分娩时羊水进入母体子宫静脉,引发过敏性休克和DIC

其他:肿瘤细胞栓塞造成转移。寄生虫和虫卵、菌团可造成栓塞(导致感染扩散)

 

第四节  梗死

1.概念  机体局部组织因缺血(通常为动脉性缺血)所致的坏死。

2.原因  动脉阻塞(因血栓形成或栓塞);②动脉受压闭塞;③动脉痉挛。

3.病变

贫血性梗死:①好发于心、肾、脾、脑等;②梗死灶形状与血管分布相关(有“门”器官多呈尖端向“门”的锥体形,心肌梗死呈不规则形);③灰白色;④多为凝固性坏死,脑梗死为液化性坏死(脑软化);⑤梗死灶围以红色带(因充血、出血)、黄色带(因含铁血黄素沉积)、炎症-肉芽组织带(镜下观察);⑥晚期:瘢痕形成或囊壁形成(脑软化时)

出血性梗死

1)发生条件:①严重淤血;②组织疏松(如肠壁、肺);③双重循环供血(如肺)

2)常见于肺和肠。

3)形态:①暗红色;②梗死灶形状与血管分布相关(肺梗死呈尖端向“门”的锥体形,肠梗死呈节段性);③肠梗死继发湿性坏疽。

败血行梗死:梗死灶伴发细菌感染。

4.结局  引发炎症反应;②机化;③包裹(坏死灶的周围性机化);④脑梗死(液化性坏死)形成囊腔;钙化。

5.对机体的影响   相关因素:①发生梗死的器官对于缺血、缺氧的敏感性/耐受性;②梗死灶的部位(生理重要性)和大小(坏死细胞的数量);③与坏死细胞相同类型活细胞的再生能力;④发生梗死器官的代偿能力;⑤侧支循环代偿情况。

 

第五节 出血

1.概念  血液流至心、血管外。

2.类型

破裂性出血:源于心壁、血管壁完整性破坏。见于:

1)血管创伤。

2)心、血管壁病变破裂:①动脉粥样硬化病灶;②室壁瘤;③动脉瘤等。

3)血管壁受侵犯:①炎症;②肿瘤侵犯;③胃肠道消化性溃疡;④肺结核性空洞等。

4)静脉曲张:①痔;②食管下段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时)等。

5)毛细血管破裂。

漏出性出血:因微循环通透性增强(内皮细胞间隙扩大、基底膜损伤等)。见于:

1)血管壁损害:由于缺氧、感染、中毒等。

2)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

3)凝血因子缺乏。

3.病变

内出血:①体腔(胸、腹、心包、关节腔)积血;②组织出血(血肿、镜下出血);③皮肤、黏膜、浆膜出血(瘀点、瘀斑、紫癜)

外出血:咯血,呕血,血便,血尿,鼻出血,阴道、子宫出血等。

4.后果  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速度和出血部位。

迅速、大量:致出血性休克。

慢性、小量:致贫血。

重要器官、部位(心、脑、视网膜等):少量出血即可致严重后果。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