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基础复习——骨髓
第一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是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骨髓内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异常,呈现难治性贫血或多种血细胞减少,25%-25%的患者最终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分为原发性(病因不明)和继发性(治疗相关性)两类。
(一)临床要点 多见于中老年人,呈现难治性贫血、头晕、乏力、白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易感染、发热、出血和紫癜;一般无肝脾肿大。
(二)骨髓病变 ①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少数增生减低;②红系增生活跃,伴巨幼样改变和成熟停滞等形态异常;③粒系增生异常,骨小梁之间可见3-5个以上的原始粒或早幼粒细胞形成的“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④巨核细胞形态异常,出现淋巴样和单个圆核的小巨核细胞;⑤间质网状纤维增多。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种原因所致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再生障碍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
(一)病因 ①化学因素,如苯、砷、氯霉素、抗肿瘤药等;②物理因素,如X线、电离辐射等;③生物因素,如肝炎病变、严重感染等;④严重肾衰等疾病。
(二)临床要点 ①贫血、头晕乏力、面色苍黄、心悸,心脏扩大;②白细胞减少,感染,发热;③血小板减少,出血和紫癜。
(三)骨髓病变 ①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减低,脂肪细胞明显增多;②骨髓组织中散在少量较成熟的粒、红系细胞;③淋巴细胞、浆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④巨核细胞极度减少或缺乏;⑤含铁血黄素沉积(铁利用减少)。
第三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多能干细胞异常所致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因不明。骨髓红系细胞持续慢性增生伴粒系和(或)巨核系细胞增多的有效造血。
(一)临床要点 ①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增多(>170g/L),红细胞增多(>6×1012/L);②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③皮肤、黏膜潮红;④脾肿大;⑤可有血管舒缩和神经系统症状;⑥血液粘滞度比正常高5-8倍;⑦血氧饱和度高于0.92。
(二)骨髓病变 ①骨髓增生极度活跃(>80%),脂肪细胞消失,血窦受压;②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均增生活跃;③巨核细胞以多叶核巨细胞增生为主,各种形态均可见;④根据三系细胞的增生程度不同可分为:红系增生型(预后较好),红系与粒系增生型,虹系余巨核系增生型,红、粒、巨核三系增生型;⑤后期可伴骨髓纤维化。
第四节 白血病
一、分类
1.按病情急缓核白血病细胞成熟程度 ①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骨髓和外周血以幼稚细胞为主,骨髓中原始加早幼阶段细胞≥30%);②慢性白血病(起病慢,病程长,骨髓及外周血中以较成熟的细胞为主,幼稚细胞<15%)。
2.根据增生细胞类型 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②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3.根据受累及髓系细胞发育阶段或系列不同 法、美、英(FAB)协作组将急性非淋巴白血病(急非淋)分为7个主要亚型:
M1(未分化)型:为原始粒细胞单一性增生。
M2(部分分化)型:为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均增生。
M3型:又称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早幼粒细胞单一性增生。
[M1、M2和M3型又称急性粒细胞(髓细胞)白血病(AML)]。
M4型:又称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除幼稚粒细胞增生外,还有幼稚单核细胞增生。
M5型:又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为单核细胞单一性增生。
M6型:又称红白血病,除幼稚粒细胞增生外,还有较多原始红细胞增生。
M7型:又称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主要为淋巴样或小单个圆核幼稚巨核细胞增生,可伴有少数幼稚粒细胞增生。
二、急性粒细胞(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病变
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较活跃,幼稚细胞成分单一,脂肪细胞缺乏;幼稚细胞取代正常骨髓组织,以椎骨、胸骨、肋骨和盆骨浸润最显著,严重者侵犯长骨;粒、红、巨三系细胞严重减少;即使骨髓增生减低,但仍为单一性幼稚细胞增生。
2.诊断时主要根据骨髓单一性幼稚细胞增生,较成熟阶段的细胞减少或缺乏;再根据幼稚细胞形态类型进行分类。
3.必要时结合骨髓穿刺细胞分类,骨髓原始和早幼粒细胞≥30%,除低增生型外,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幼稚粒细胞增多。
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一)分类
1.FAB细胞形态分类
L1型:较小的幼稚淋巴细胞增生,多见于儿童。
L2型:大小不等、有核仁的幼稚淋巴细胞增生,多见于成人和大龄儿童。
L3型:较大、核仁明显、胞质有空泡的幼稚淋巴细胞增生。
2.免疫学分型
B细胞性ALL(B-ALL),占ALL的80%。
T细胞性ALL(T-ALL),占ALL的15%,预后差。
无标记ALL,无T和B细胞标记,预后较差。
(二)骨髓病变
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脂肪细胞消失,幼稚淋巴细胞大量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组织;以椎骨、胸骨、肋骨和盆骨浸润最显著,严重者侵犯长骨;粒、红、巨核三系细胞严重减少。
2.诊断时主要根据骨髓组织幼稚淋巴细胞单一性增生,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常缺乏,并排除淋巴瘤骨髓侵犯所致的淋巴瘤白血病。
3.必要时结合骨髓穿刺涂片分类,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30%及外周白细胞增高,分类显示幼稚淋巴细胞增多。
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一)概述 来源于多能干细胞的异常。主要为粒系细胞过度增生,但有分化成熟的能力。90%的CML患者有Ph1染色体异常(标记性染色体)。Ph1染色体是由22号染色体的长臂易位至9号染色体长臂形成。Ph1阳性与否同预后有关,发生的频率与年龄有关。
(二)骨髓病变
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脂肪细胞消失,粒系细胞增生占绝对优势,各阶段粒细胞均增生,小梁旁有幼稚细胞带,红系细胞很少,巨核细胞胞体小,数量可多(粒系-巨核增生型)可少(粒系增生型),嗜酸细胞较多。
2.必要时结合外周血白细胞增高(>30×109/L),中、晚幼粒细胞增多,原始和早幼粒细胞<10%,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降低或查到Ph1染色体。
五、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一)概述 大多来源于B细胞。表现为形态偏成熟的小淋巴细胞肿瘤性增生,瘤细胞形态与B细胞性小细胞淋巴瘤无法区别。常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二)骨髓病变
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增多,以成熟小淋巴细胞增生占优势,可呈结节状或弥漫性浸润,也可散在于粒、红系细胞之间,粒、红、巨核三系细胞显著减少或缺乏。
2.病理诊断需结合外周血白细胞(>10×109/L),分类:淋巴细胞>60%,主要为成熟小淋巴细胞,持续3个月以上。并排除其他可引起小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
第五节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恶性肿瘤,也称为浆细胞性骨髓瘤。
(一)临床要点 ①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7:1);②多累及脊椎、肋骨、颅骨、胸骨、髂骨和股骨,常为多发(称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③X线:颅骨、椎体、肋骨、髂骨等呈现多骨、多发性小圆形穿凿状骨质破坏(边界锐利),部分病例的骨质破坏边界模糊,可骨质疏松,常合并病理性骨折;④严重者可出现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症状;⑤血清免疫球蛋白异常;⑥Bence-Jones蛋白尿阳性(约半数病例);⑦贫血,血沉加速等。
(二)病变
1.肉眼 病变位于红骨髓内。早期见多个灰白或灰红色小结节,直径小于25px;进而,结节可互相融合成大片,并侵及骨皮质,或穿透骨皮质在软组织内形成肿块。也常累及骨骼外其他器官,如淋巴结、脾、肝、肾、肾上腺等。
2.镜下(骨髓)
⑴单一的成于大量成熟和(或)幼稚浆细胞,灶性、片状,或结节状、弥漫状增生,少数散在分布于粒、红系细胞之间。
⑵分为:①浆细胞型(瘤细胞形似成熟浆细胞,无核仁,或偶见核仁);②浆母细胞型(瘤细胞大小不一,胞质嗜碱,核周空晕多不明显,胞核大小不一,核仁大而明显,有的可见瘤巨细胞,呈多边形)。
⑶网状纤维明显增多,穿插于瘤细胞间。
⑷正常粒、红、巨核三系细胞显著减少或缺乏。
⑸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球蛋白(Ig)重链或轻链均呈单克隆阳性反应;CD38和CD138阳性。
⑹需与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尤文肉瘤、骨髓外将细胞瘤、慢性骨髓炎等鉴别
第六节 淋巴瘤
(一)骨髓病变(瘤细胞浸润方式)
1.轻度浸润(间质型浸润) 瘤细胞散布于粒、红、巨核三系细胞之间,或呈小簇状、小灶性分布。多见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小细胞淋巴瘤、部分套细胞淋巴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2.中度浸润(结节性浸润) 瘤细胞分布于小梁旁或小梁间,也可同时伴有间质型浸润,多见于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
3.重度浸润(弥漫性浸润) 成片淋巴细胞浸润,正常粒、红、巨核三系细胞明显减少,常有纤维化。
(二)诊断要点
1.患者有髓外淋巴瘤,如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其他结外淋巴瘤。
2.除淋巴瘤白血病外,无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现,或先有淋巴结、脾肿大,或有髓外淋巴瘤的病史,后有白血病表现。
3.骨髓中有形态不规则的幼稚淋巴细胞呈间质型、结节型或弥漫型浸润,正常粒、红、巨核三系细胞不同程度存在或减少。
第七节 骨髓纤维化症
(一)概述 骨髓胶原纤维增生和网状纤维增多。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骨髓纤维化现称为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MD/MFS)。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有明显的病因,如继发于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转移瘤、化学药物中毒和放射性损伤等。
(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病变
1.早期 骨髓粒、红、巨核三系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网状纤维增多,胶原纤维灶性增生,巨核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的生长因子(PDGF和TGF-β)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胶原纤维导致骨髓纤维化。
2.晚期 造血细胞因胶原纤维显著增生而减少或消失,同时可伴骨样组织增生和骨小梁增多密集。由于骨髓微环境破坏,幼稚粒、红、巨核细胞随血流进入髓外部位(如肝、脾、淋巴结)并灶性增生,形成髓外造血灶,又称髓样化生。本病原因不明性髓样化生、骨髓硬化症等。
第八节 骨髓转移瘤
(一)临床要点
1.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乏力、贫血、发热或出血。约有1/4病例可查到髓外原发性肿瘤。一般无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2.贫血、外周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3.少数患者有骨痛,或X线显示骨质破坏或病理性骨折。
(二)骨髓病变
1.有些肿瘤容易转移至骨髓,如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尤文肉瘤、肺小细胞癌、前列腺癌等,并常引起骨髓纤维化,出现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组织检查对骨髓转移性肿瘤的诊断比骨髓涂片更有价值。
2.骨髓转移性癌,瘤细胞呈丛、簇、条索、小巢或实性团块,形成占位性病变。其中不含粒、红、巨核三系造血细胞,团块周围胶原纤维增生包绕;网状纤维染色时,团块内无网状纤维。团块周围有网状纤维包绕。①腺癌:瘤细胞胞质有空泡,或呈腺样排列;②鳞状细胞癌:胞质丰富,并有单个细胞角化,呈紧密镶嵌状排列。
3.骨髓转移性肉瘤:瘤细胞呈实性、大片状增生,形成占位性病变,其中不含任何正常造血细胞,其周围网状纤维增生,丰富的网状纤维穿梭于瘤细胞之间。例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卡波西肉瘤。
4.骨髓转移肿瘤常伴骨髓坏死和继发骨髓纤维化。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