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亲人只有一次缘分》转载网文

2014-03-31 10:15 阅读(294) 评论(3) 分类:亲情

(台湾政坛知名行政院长孙运璇,生前曾给儿子写过一封信,这封信最近才流传出来,并很快的流传于各大网站,很多父亲看后感触很深,其实这信适合所有人看。)

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孙运璇送给儿子的备忘录

我儿:

写这备忘录给你,基于三个原则:

● 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一点说好。

● 我是你的父亲,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这些事。

● 这备忘录记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得来的体验,可以为你的成长省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请多防备一点,因为,每个人做每件事,总有一个原因,他对你好,未必真的是因为喜欢你,请你务必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

(二)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或许失去了世间上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今日你还在浪费着生命,明日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四)世界上并没有最爱这回事,爱情只是一种霎时的感觉,而这感觉绝对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如果你所谓的最爱离开你,请耐心地等候一下,让时日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可以白手兴家,但不可手无寸铁,谨记!

(六)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下半辈子,同样地,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可以独立时,我的责任已经完结。以后你要坐巴士还是奔驰,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增不必要的烦恼。

(八)买了十多二十年的六合彩的人,还是一穷二白,连三奖也没有中过,这是常事,这就证明人要发达,还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

(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都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

——梁继章给儿子的备忘录

网易博客 - blog.163.com/daiaishanglu... - 2010-06-04

(内容与上一同名篇基本相同。未下载。——董蕴琦注)

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

        原载《我的搜狐》2011-8-19一只有思想的乌鸦的博客

   早上翻书,不经意看到了这句话,怔了好久。

   这句话是梁继璋先生说的。梁先生是香港人,主持电视节目,这是他给儿子的《备忘录》中的一点。

   原话是这样说的:“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这话宜于分行,慢读,轻声,像读一首哲理深邃的诗一样。

   读这话时,我的眼前浮现了许多至亲人的脸,故去的,健在的,他们仿佛都在笑眯眯在看着我。我对于所有亲情的记忆与思念都在“亲人的脸”上,这一刻,我的眼中蓄满了泪水。

   亲人的缘分并不仅仅在血缘上。

   血缘为你规定了父母、兄弟、姊妹、四大爷、二大叔这些称呼,但这些称谓也仅仅是亲人的外在形式,有时也只是逢年过节拜亲访友时面子上的事。亲人的缘分在于亲,在于共同享用一砖一瓦盖的一座房子,在于总是对你无条件地好下辈子却没有报答的机会。人是没有来生的,父母之于子女,这辈子见了就永远不见了,对你这么好,缘分却这么短。

   我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有一天闲逛,同行的人都在尽情地玩耍,摆出各种姿势同牛马合影。我见不远处有一顶旧的帐篷,帐篷门前没有彩色的旗——当地人说区分是旅游接待还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帐篷,就看有没有彩旗,没有彩旗的就是自家住的。我好奇,想看看蒙古族普通百姓怎么住的,就走了过去。帐篷旧,里面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一个男子和他的母亲。男的叫巴特,很粗壮的一个蒙古族汉子,脸黑红,胡子拉碴。听完我的来意,他热情地倒奶茶给我喝。我问怎么白天在帐篷里呆着,他说,母亲病了,他要照顾她。

   “不用管你的牛羊?”

   “嗯,牛羊都有它们的妈妈看着,晚上就由妈妈领着回家了。”

   “在这大草原上,我看这周围就你们一家,晚上怎么过。”

   “陪着妈妈看电视,一家人坐一起喝奶茶。”

   我被“一家人坐一起喝奶茶”这个温馨的场面所打动。

   还有一次,我同中国国防大学马骏教授聊天。马教授是沈阳人,语直,重情,大嗓门。聊到幸福,他说:我最幸福的事就是老太太健康。马教授年近六十了,他的母亲想来也是八十余岁的老人了。他说,我有时间就去陪老太太,做顿饭,聊聊天,甚至做饭时故意问老太太,油放哪了,盐搁多少。老太太总是笑着说:这么大人了,什么事还得让我操心。在老人面前装孩子,老人是最享受的。她觉得她对儿女们还有用。马教授说,吃完了饭,我就陪老太太看电视,甭管电视多垃圾,多没意思,老太太爱看,我就陪着,没话找话同老太太聊天,比如,故意理解错了情节,让老太太给纠正。有时,陪老太太看电视呢,朋友来电话,约出去喝酒,我从来不撒谎,就直截了当地对朋友说:“我陪老太太看电视呢,出不去。”

   “陪老太太看电视呢”,我懂得了什么是对亲人最大的关爱。

   我年轻时,曾对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嗤之以鼻,尤其是在父母面前 “飒然双鬓白,尚服五彩衣”的老莱子,觉得荒唐、虚伪透顶。

   西汉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中是这样记载的: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百依百顺,千方百计让父母欢心。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子为了让父母高兴,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戏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伤心,故意装成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子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这故事发生时,老莱子已70岁有余。《礼记》中说他:“父母在,互言不称老。”后世把这个故事取名为“老莱娱亲”,意思是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

  “老莱娱亲”,这个故事千百年来遭人诟病,但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

我的同事兼朋友散文家鲍尔吉·原野先生讲过另外一个故事。有一年,他去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游历。在该国的首都克孜勒市,星期天的大街上行人稀少。当时他在制作一档电视纪录片,兼任主持人。然而找不到采访对象,他就问陪同的图瓦国的艺术科学院院长瓦伦蒂娜:“人都到哪里去了?”

   院长告诉他:“人们都在家里。”

   “在休假日,人们不出来散步或购物吗?”

   院长说:“购物?只有日本人、韩国人还有你们中国人才购物,我们在家里喝茶。图瓦人喜欢呆在家里,说说话,看着亲人的脸。”

   我被“看着亲人的脸”这句话深深打动。

   据说,在西方巴黎、伦敦等许多地方的人们都在提倡尽量少看电视,家人聚在一起,“看着亲人的脸”,彼此襄助鼓励,享受亲情。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场景。亲人的缘分只有一次,时间那么短,不可复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多陪父母吃顿饭,多陪父母说说话,多陪子女好好地亲昵一次,用心享受一下这只有一次缘分的亲情。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对亲人的缘分只有一次的最好注解吧。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