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认识一个人,认识一种病

2013-08-18 21:03 阅读(470) 评论(3) 分类:怀旧、新知

 金显宅,值得大家怀念和尊敬的医学家

金显宅,肿瘤外科专家。出生于朝鲜。对乳腺癌、骨纤维肉瘤、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等多有研究。在多种癌瘤根治术术式方面作出贡献。主持统一了乳腺癌的国内分类法,创建了中国肿瘤学会和抗癌协会。培养了大批肿瘤外科人才。

 

生平概况

金显宅190437日出生于朝鲜汉城1916年毕业于汉城私立攻玉小学。父亲是中药店老板。19193月,在汉城私立培才中学初中三年级读书时,参加了要求朝鲜独立的罢工、罢课、罢市的爱国运动。为避免日军的残酷镇压,其父将他装在背篓中,偷越鸭绿江桥,进入中国国境,投奔在张家口开办十全医院的大哥金显国处。在大哥的关怀下,他加紧学习汉语和英语。

1920年他考入沪江大学附中,1923年高中毕业,因其学业成绩优良,被保送沪江大学医预科。在医预科因成绩优异,常获校方颁发的奖学金。在大学三年级时,参加了朝鲜青年在中国谋求朝鲜独立的组织。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因为他是沪江大学第一批考入协和的学生,该校授与他100元的奖学金。他在协和读书期间,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每年100元的奖学金。1927年获得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学位。1931年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30年加入中国籍。

在协和医学院毕业后,任协和医院住院医师3年。1933年协和医院成立了肿瘤科,由斯皮斯任科主任。1934年外科主任劳克斯医师动员他担任肿瘤科主治医师,他欣然同意。

曼哈顿区纪念医院跟病理专家尤文博士学习肿瘤病理一年,1938年又去芝加哥肿瘤研究所进修肿瘤临床,尤以肿瘤外科和放射治疗为重点。曾利用晚间参加了一期如何写作科学论文的学习班,掌握了书写科研论文的基本知识。19393月~9月间,访问了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丹麦瑞典瑞士意大利,考察各国的肿瘤医院或癌症中心的诊疗工作。193910月回到北平,任协和医学院外科副教授和协和医院肿瘤科主任。

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医院被迫关闭。他遂与卞万年、卞学鉴、王志宜、方先之、关颂凯和林景奎诸医师同赴天津,合资开办一所恩光医院,他负责外科和瘤科的工作。日本投降后,他在天津行医,经济收入日丰。194511月应老师柯特乐之邀去芝加哥进修,在芝加哥大学比林氏附属医院进修肿瘤外科,并兼任芝加哥肿瘤研究所的研究员。

19472月回国,仍在天津恩光医院开业。业务极忙,除给中国人治病外,在津的外国人也都找他看病,所以,收入极好,他就将多余的钱尽量购买各种股票。1948年他一度决意南迁,最后听从朱宪彝的劝告,留在天津。

1949年他除私人开业之外,还担任河北医学院(后迁往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外科教授、天津市总医院(后更名为天津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天津市第四医院(后更名为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的外科顾问医师。194911月中纺医院(后更名为华北纺织管理局第一医院,最后改名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正式开业,他被聘为外科顾问医师。

1951年夏,金显宅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1951年冬英国伦敦教会在天津开办的马大夫纪念医院被中国政府接管,改名为天津市人民医院。该院于1952年成立瘤科,金显宅被聘为顾问医师。自19521月开始,他正式担任华北纺织管理局第一医院外科主任,同时又在恩光医院行医。

1954年,金显宅受卫生部委托,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开办全国高级肿瘤医师进修班,培训主治医师及其以上人员,为期一年。这种进修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停办,至1990年已开办了23期。

1956年,恩光医院停业。金显宅辞去第一中心医院外科主任之职,专任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

1963年他创办中国第一份肿瘤学杂志《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并任主编。文革中杂志停刊,1978年复刊,1984年改名为《肿瘤临床》,1986年又一次改名为《中国肿瘤临床》。1987年,他任名誉主编。

文化大革命

1954年,金显宅受卫生部委托,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开办全国高级肿瘤医师进修班,培训主治医师及其以上人员,为期一年。这种进修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停办,至1990年已开办了23期。

1956年,恩光医院停业。金显宅辞去第一中心医院外科主任之职,专任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人民医院肿瘤科问世以来,在人民群众中逐步树立起威信,于是来信问病者日众。他对人民来信极为重视,每次都亲自看信,然后向其秘书口述回答,秘书回信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存档或置人病案中。凡是他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负责解决,若信来自外地,他无法亲自诊治,也一定代为介绍,务求就地处理。对于人民来信,他从不积压。20世纪90年代天津市肿瘤医院(即原天津市人民医院)的病床数已扩展到600张,但仍是以肿瘤外科为重点的癌瘤中心。

1963年他创办中国第一份肿瘤学杂志《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并任主编。文革中杂志停刊,1978年复刊,1984年改名为《肿瘤临床》 ,1986年又一次改名为《中国肿瘤临床》 。1987年,他任名誉主编。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迫害,劳动近2年。

1972年,天津市建立了肿瘤研究室,金显宅任主任。1977年研究室扩充为天津市肿瘤研究所,他任副所长。1980年他任天津市人民医院院长和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1983年任天津市人民医院名誉院长和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1981年主持了在天津市召开的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第一届学术交流会。

19844月他主持了在天津市召开的中国第一届国际乳腺癌学术会议。在会议期间他倡议建立中国抗癌协会。翌年,中国抗癌协会正式成立,他担任名誉理事长。同年,美国肿瘤外科学会授予其荣誉会员称号。

1986年座落在河西区体院北的天津市肿瘤医院建成。他为建筑这所新院奔波操劳近十个寒暑。198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吸取他为正式会员。198910月,参加了在天津召开的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第二届学术交流会,在会上他被誉为中国肿瘤医学之父199094因败血症逝世于天津。

学业功绩

金显宅非常热爱自己选择的肿瘤医学专业,刻苦钻研,多有建树。他常说  “我热爱它,离不开它1934年他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丙射线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1937年他在世界癌症领域中首次发现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病。1941年在国外医学情报全被封锁的情况下,金显宅在国内首创舌癌根治性联合切除术。 1959年他在国内首先描述了腮腺下颌内侧部的肿瘤。首先在国内临床上推广了乳腺肿瘤及头颈部肿瘤和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及手术治疗。196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八届国际抗癌学术会议上,他宣读了颇受国内外关注的论文乳腺癌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乳腺癌和颌骨肿瘤有关临床病理和治疗等多次被国外文献引证。从事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工作近60年,先后用中、英文发表100多篇论文,出版了《肿瘤学讲义》、《实用肿瘤学》、《乳腺癌的研究》和《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分卷》等专著。这些专著、论文凝结着他在漫长岁月中进取、拼搏的每一滴心血。

培养骨干

培养人才

1952年他主持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工作,深知要想开展中国的肿瘤事业,关键在于干部。当时人民医院肿瘤科仅有病床20张,门诊量也不大。肿瘤医师除他外仅有3人。因此,他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了一期肿瘤专业骨干培训班。白天挤不出时间,就利用夜晚每周讲课两次,每次两个小时。讲课内容为放射治疗学的物理基础和放射生物学基础,以及肿瘤学总论和各论。在各论方面,请方先之讲骨肿瘤、施锡恩讲泌尿科肿瘤、赵以成讲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林崧卵巢肿瘤柯应夔讲子宫颈瘤等。每次授课后,指定学员将授课内容整理成笔记。授课历时2年,整理好的笔记由人民医院印刷装订成5个分册,名为《肿瘤学讲义》 ,在第一届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195412月至195511月)中用作正式课本。第一届学员毕业后,讲义进行改写,1956年人民医院内部出版《肿瘤学讲义》第二版,作为第二届进修班(19563月至19572月)学员的教材。以后,《肿瘤学讲义》陆续有所改写,1961年出第三版,1964年出第四版,1979年出第五版,1988年出第六版。

培训干部、带徒弟

培训干部、带徒弟是他一生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他自己带出一批得意门生:即精通病理的王德延、全面发展的张天泽、头颈肿瘤专家李树玲、精通盆腔和腹部肿瘤的金家瑞和擅长乳腺和胸部肿瘤的王德元。他培养骨干的方法是边讲边教,让大家心领神会,以真正学到手为止。如讲授有关放射治疗学,由操纵x线治疗机开始教,而后测定X线输出量、给病人设计治疗射野、摆好照射体位和具体进行治疗,都亲自示范。

工作作风

他病理学造诣颇深。再加上有丰富的肿瘤临床经验,故病理诊断的误诊率很低。他常说:肿瘤医师不懂肿瘤病理,只能算是半个肿瘤医师。因此,他要求每位从事肿瘤诊治的医师都要学习肿瘤病理,他自己就带领大家阅读病理切片。办前几届肿瘤医师进修班时,他要求学员自带一台显微镜来;而本院的肿瘤医师也是一人配备一台显微镜,在每天的空闲时间里坐下来看病理切片,由他和他的弟子指导,因此,学员们进步很快。为对病人的诊断负责,每张切片都送到天津医学院病理教研室进行核对。当两处诊断不一致时,他就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所见加以分析。

培养全国的肿瘤医师

培养全国的肿瘤医师也是他一生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自从195412月至195511月开办第一届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至1966文化大革命为止,共举办了9期。他任进修班主任,安排进修学员的课程和生活。进修课程中要求学员能初步掌握肿瘤病理和肿瘤临床的全部知识,尤其要求能正确运用治疗的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许多学员后来成为肿瘤科骨干,有的人还参与创建肿瘤科或肿瘤研究所。自60年代开始,进修班又增加了化学药物治疗的内容。每期进修班的主要课程都由他亲自授课。

擅长手术

肿瘤手术

他精通解剖学,对于各部位的淋巴引流了如指掌,故动手术时总是在解剖层面上进行,使层面清晰,组织结构清楚,止血准确,因而出血少,操作有条不紊;再加上艺高人胆大,心又细,故手术进度快而不显忙乱,肿瘤观点强,手术操作符合要求。所有外科专家看过他的手术,无不赞叹而钦佩,认为是一次艺术享受。他能博取众家之长为己用,擅长各种典型的癌瘤根治术。如乳腺癌根治术、颌面口腔癌与颈部联合清除术、胸腹联合胃贲门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子宫颈癌根治术、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除术、盆腔内容清除术(又分前盆、后盆和全盆三种)、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胸肩离断术、半盆切除术等等。耳鼻喉科肿瘤的手术,如上颌窦癌根治术、全喉切除术等,也是由他首先在天津市开展的。他的手术水平堪称是世界一流。

撰写成文

金显宅勤于总结医疗实践中的发现和经验,将这些经验撰写成文。自1931年从医以来在国内外各种医学杂志中发表医学专著百余篇,其中用英文发表的计25篇。

舌癌手术

1948年在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的年会上,用英文发表了舌癌的一种新根治术。他在1943年采用此种术式治疗一例下龈鳞状上皮癌兼同侧颌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因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外医学情报全被封锁,他在治疗实践中摸索出此种术式,后来方得知国外亦有类似报道。1958年他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舌癌与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及下颌骨联合整块切除术》一文,详细叙述了此种术式的病例选择、术前准备、麻醉、手术步骤、术后处理和疗效等。

乳腺癌手术

19541月开始,他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开展了根治性乳房切除合并内乳淋巴结链整块一次切除术治疗乳腺癌。1957年他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其最初25例的经验,指出单纯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8%,内乳与腋淋巴结均有转移者占36%1962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文章,报道他们收集全国乳腺癌2525例的治疗结果,其中内乳扩大根治术458例,单纯内乳转移占41%,内乳与腋淋巴结皆转移者占251%。内乳扩大根治术的疗效稍优于典型乳癌根治术。1963年他在《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上发表了《胸骨旁乳癌扩大根治术的适应症》一文,指出肿瘤位于乳腺中部或内侧,以及腋淋巴结临床认为有转移者是最好的适应证。

盆腔内容清除术

1956年他开展了盆腔内容清除术(分前盆术、后盆术和全盆术三种)用以治疗晚期盆腔脏器癌(包括子宫颈癌、阴道外阴癌、直肠癌、膀胱癌和盆腔肉瘤等)不宜放射治疗或典型根治术已不能解决问题者。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与妇科医师和泌尿科医师通力合作完成手术,共治疗22例。于1959年在《天津医药杂志》发表了《盆腔脏器癌扩大根治术的初步经验》一文。此种手术难度大,手术死亡率高(136%),术后复发和转移率也高(364%),真正治愈者较少,故此种术式的价值仍有争论。

学术交流

他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19378月在芝加哥参加第4届国际放射学学术会 议。1962年在莫斯科参加第8届国际抗癌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讨论了乳腺癌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的疗效比较。19799月在纽约参加美国全国第3届乳腺癌学术会议。1984年春在天津他主持召开中国第1届国际乳腺癌学术会议。

1979年他第3次赴美时,与美国老友相逢,他为天津市人民医院派出一位医师出国考察争取到国外资助。回国后立即乘火车赶到太原,参加全国乳腺癌学术会议,在会上介绍了美国乳腺癌会议的概况。

在参加美国乳腺癌学术会议期间,他邀请美国肿瘤专家柯特乐博士和放射物理学专家威廉斯博士来津讲学。威廉斯回美后个人资助天津肿瘤医院两位学者赴美进修。此后,金显宅为人民医院的发展,多方邀请各国学者来津讲学;同时为派出更多人员出国进修,多方打通渠道。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即Kimura's(木村病、KD)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多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肉芽肿病变。1909年日本学者片山最早发现此病,但因年代久远而资料不全。我国学者金显宅于1937年也曾有报道嗜伊红血球增多性淋巴母细胞瘤,后发现为非肿瘤性病变,又于1957年更名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另一种说法为金显宅在世界癌症领域中首次发现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病。1948年日本另一学者木村哲二(Kimura)对此病作了详细报道,引起学术界重视,之后此病又被命名为KD

此病命名曾较混乱,有类似慢性肉芽肿伴嗜酸性细胞增多症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淋巴滤泡病皮肤嗜酸性淋巴滤泡增多症淋巴结和软组织的嗜酸性肉芽肿嗜酸性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等病名。目前国内文献多采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而西方及日本的文献主要用“ KD”

在名称上一定要与软组织生长的上皮样血管瘤(伴有嗜酸细胞的血管淋巴组织增生)鉴别。建议使用Kimura's(木村病、KD)上皮样血管瘤来区别二者。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