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孙子兵法与升学
暑假里我见众多家长头顶烈日,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于是我想起了以前写的文章,“孙子兵法与升学”,不知是巧合还是人为的因素,学习过这文章的3个学生,在2004年均考上无锡的重点高中, 2人在无锡二中(公办),1人在大桥高中(民办)。
我将此文章献给大家,仅为抛砖引玉….
孙子兵法与升学
(孙子. 军争篇)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在名牌中学学习,以取得招生考试高分;学籍转至其他中学,占用其他中学的分配生名额)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损。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招生政策多变。以利动:招生费用。)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在数年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家长不知道政策将有变化,即“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家长只认为化了很多钱,学校的承诺和暗示会变为现实。一旦出现意外则“动如雷震”。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例市一中统招生221人, 分数线619分;分配生211人, 分数线599分;计划外招生198人, 分数线606.5分,交2万元。市三高中统招生132人,分配生300人;计划外招生108人,交2万元。在这里,计划内招生是不用交钱的,统招生与分配生各占一半名额,其中分配生的分数却低于交钱的计划外招生。分数面前不是人人平等的。市三高中是第二批招生学校,计划内招生名额中大部分名额为分配生,使开后门的范围更大。有权的人和小集团: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而有门路和消息灵通的家长早做多方准备: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一、兵者,诡道也。(注:兵,战争,用兵的方法)
在这方面有成功的学生,也有失败的教训,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说明谁是,谁非。升学考试是一条不归路,没有后悔的机会,成功者,洋洋得意炫耀其所谓“经历”,失败者,只能想办法找门路帮忙。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以远,远而示以近……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升学考试的试卷、出题的老师,要在一张试卷上将不同难度、反应教材知识范围的题目一一列出,如同用兵。
以前的一些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智力水平的题目,通过任课教师、家教教师的辅导大多数学生都会做了,也被出题目的教师弃之不用,(即“能而示之不能”)。相反,有些基本题稍作变化跃然纸上。(远而示以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兵者,诡道也!)
有人对历年的“高考状元”作了统计,发现这些人有70%以上出身于普通家庭,父母以中学、高中,中专学历居多,这些学生在学校老师认为智商中等,学习成绩中上等,然而在高考时取得了“高考状元”,对于那些智商高,反应快的“人精”难得出现“高考状元”,对于这种现象,教育学研究学者称之为“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平时正确的自我评价,良好的应试心理状态,良好的学习、生活方式,对未来的向往和对长期枯燥无味的学习的自我唤醒(通过幻想和与志趣相似的同学讨论使自已对某一门功课感兴趣)等方面。反应快的“人精”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名列前矛,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水平发挥。(故能而“试”之不能,用而之“试”不用)
二、兵以正合,以奇胜。
凡战者,以正合, 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 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许多做家教中介的公司和会做生意的家教老师常常会吹自已的“名气”与“绝招”,其实出试卷题目的人离不开教材与教学大纲,他们在此基础上变化组合,演变出形形色色的试卷题目。有些人在神密地说某次会考有几道题书上没有、超范围,90%的学生都做不出来, 但是通过“高手”的指点有人做出来了。于是有人便迷信这些“高手”,以为只要做出这些每题5-10分的难题,就会有高分,但是,当人们问起这些幸运儿的基本分情况时,他们却不敢正面回答,只是说:“这么难的题目都做出来了,那些容易的题目还不会做吗?!”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五声: 古时乐曲有五种音阶组合而成。)如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辅导下“吃透”教材的精华,平时利用学校的测验和自已购买的试题集自我测量,就可以知道自已那一方面有惊叹之处,那一方面有缺点,如果考试自已将在那一个层次。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日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优秀的学生有自己的良好求知个性和学习程序为“胜兵”他们知已知彼。)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在模拟考试后才抓紧复习,争取正式考试取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