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文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今天

2007-09-15 20:21 阅读(626) 评论(2) 分类:文娱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今天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隋朝统一全国后,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要考时事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有人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相当于由地委书记、省委书记、省长推选做官的候选人,然后报送中央批准。)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中央组织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相当于今天的科员、文秘、部队的参谋人员),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封弥"(现在的一些试卷名字写在密封线内)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明朝宪宗录取分三甲(即3个等级):第一个等级(叫做进士及第),其中又分3个名次: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第二个等级(叫做进士出身),第三个等级(叫做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其中包括考中状元)。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今天的高考作文中用古人的名言和诗词通常可以显示文彩,得到批卷老师的赏识)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评注:以前毛泽东曾批判八股文,搞文化大革命,但是自毛泽东1976年去世至今已经30年,古人言:30年河东,30年河西。喻为事物发展循环往复,温故知新,2001年有江苏考生用文言文以此模式写了“赤兔之死”夺得了高考作文状元,南师大5个教授联名推荐打满分,这文章当时的各家报纸都登载,文章的确写得好,但是与高考试卷题目有多少关联确确实实难以说清,因为是南师大5个教授联名推荐打满分,既然专家们研究过了,大家也不好说什么意见。以后的高考作文中也有类似体裁的文言文出现,有公开发表的取得高分的文章,但是有多少把握、这类文章占高分文章的比例未见官方公布。)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2005313编写

 

 

我要评论

loading...

0条评论